English

简谈生态文明

1999-03-01 来源:光明日报 苏泽群 我有话说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逐步完善,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人们终于认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大自然的问题,而且首先是人的问题,是涉及到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大问题;当代人类不能以牺牲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代价。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从文明观的高度重新认识生态问题。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中世纪)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本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就要深刻认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生态形势。在一些同志那里,谈到生态问题总认为距离自己太远,因而同自己关系不大。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生态问题在今天已经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在农村,“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大灾难;过去的不少青山绿水变成了光山污水;不少地区沙漠化严重。在许多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人们已很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在资源方面,由于一些地区多年来乱开乱采,加之大量浪费,致使资源枯竭。至于黄河断流,长江去年的大洪水,与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关系。如此看来,环境问题距离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净化环境,为创造美好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就必须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种新的文明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我们要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每一个行动之前都要考虑到它的后果,包括可能给环境造成的后果,不因其小而不为,不因其大而慎之又慎,绝不因自己的行动不慎而造成环境的破坏。一种新的观念的树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注意从孩子抓起,从儿童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一种新的观念的树立主要靠教育,首先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要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那样,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关键是加强法制。生态文明观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而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确立,一是靠教育,一是靠法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目前,当我们所面对的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的时候,法律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当乱砍乱伐屡禁不止的时候,当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该关不关的时候,当污染源造成巨大危害的时候,不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行吗?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本文作者系扬州市市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